2015年2月26日經中央編辦批復同意,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成立,掛靠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是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管理,為相關部門發布預警信息提供綜合發布渠道,研究擬定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開展預警信息科普與宣傳等工作職責。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作為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面向社會公眾和應急責任人的綜合預警信息權威發布機構,其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國計民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中國氣象局建成了貫穿國家、省、市、縣四級的國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連通外交、教育、工信、公安、自然資源、生態、交通、水利、農業農村、文旅、衛生健康、應急管理、氣象等20余個行業部門,并與廣播、電視、手機、網站、高音喇叭、顯示屏等各類信息傳播渠道無縫對接,實現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四大類突發事件100多種預警信息的統一發布,為各級政府應急指揮、經濟社會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服務基層防災減災效益顯著。
2015年
5月18日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啟動運行
2016年
5月9日全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會在廣東召開
2017年
5月10日預警發布標準編制工作組成立
2018年
推出年度預警發布大數據分析報告
2019年
中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簽署戰略
2020年
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成立五周年
(一)四大預警類信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各應急責任單位可通過國家預警發布系統發布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四大類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分為iv級(一般),III級(較重),I級(特別嚴重)四個級別,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實現了多種災害預警信息分級分類統一權威發布。
(二)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
《“十一五”期間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國辦發「2006」106號)提出,建設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實現為黨中央國務院,各政府部門,各單位應急責任人社會公共責任提供預警信息服務,將其打造為我國預警信息發布的權威平臺。
〝一縱四橫〞的集約化綜合服務平臺
移動通信直達
專線接入:31個省級實現移動,聯通,電信 入綠色通道:移動,聯通,電信全網發布廣播電視直達
與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專線31個 升級預警中心與當地電視臺,電臺建立專線應急廣播直達
101個省級,63個市級,523個縣級實現與 當地應急廣播的系統對接社會媒體直達
人民日報:1.5億互聯網用戶/學習強國;1.2 5億實名用戶/抖音:4.5億活躍用戶/今日頭 條:1.5億活躍用戶/百度:83%活躍用戶/阿 里:4億支付寶用戶/騰訊:微信6億用戶,q q彈窗6億用戶新浪:微博3億用戶與有關部門共建
43.6萬農村大喇叭,7.8萬個鄉村信息服務 站等
氣象部門 自建渠道
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頻道,8個海洋氣象廣播電臺等
國家預警信息發 布中心自由渠道
網站,移動端app,短信平臺,微信,微博 傳真,郵件
應急管理部
衛健委
農業農村部
水利部
自然資源部
公安部
教育部
中宣部